索 引 號 | tg737991515-2022-000493 | 發布機構 | 中共潼關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 | 發布日期 | 2022-05-05 |
中共潼關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
關于印發《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2022年工作要點》的通知
潼改委發〔2022〕2號
各鎮(街道)黨(工)委、人民政府(街道辦),縣委和縣級國家機關各部門(含縣屬各事企業單位),各人民團體,各雙、條管單位:
《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2022年工作要點》已經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,現印發你們,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。
中共潼關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
2022年4月11日
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2022年工作要點
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,也是潼關全面建設現代化、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關鍵一年。做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,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,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堅持新發展理念,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,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以改革開放為動力,以尊重人民首創精神、鼓勵基層探索實踐、總結經驗示范引領為重要方法,聚焦影響治理效能的突出矛盾、影響高質量發展的突出障礙、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,持續全面深化改革,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,為譜寫新時代潼關更加出彩絢麗篇章增光添彩,提供動力活力、強化體制機制保障。
一、深化政府職能轉變和“放管服”改革,提升政務服務水平
1.持續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。推進“一枚印章管審批”改革鎮級延伸全覆蓋。拓展“一件事一次辦”集成服務改革,推進高頻事項實現“最多跑一次”。建立完善“跨省通辦、全域通辦”工作機制,落實“全市通辦、就近能辦、異地可辦”政務服務新模式。
2.全面優化營商環境。實施新一輪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。推進企業開辦“一表申報、一窗受理”改革,企業開辦時間壓減至2個工作日。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,落實重點企業服務綠卡制度,建立政府與持卡企業溝通互動機制。探索“一業一證”改革,推動更多企業實現“拿證即經營”。深化“證照分離”改革,實施100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“證照分離”。
二、深化經濟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,釋放經濟內生動力
3.完善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。深入推進工業倍增計劃,制定實施“鏈長制”提升產業鏈發展水平的意見,加快推進“鑄鏈、補鏈、強鏈、優鏈”工程。建立推進工業倍增包聯幫扶企業發展制度。制定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。實施商業體制改革,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。健全完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。落實財政資金直達機制。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改革。深入開展穩增長工作,全力推動經濟平穩運行。牢固樹立“項目為王”理念,聚焦基礎設施、生態環保、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,開展項目策劃包裝工作。
4.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。高質量完成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。持續推進“畝均論英雄”綜合改革。落實“增存掛鉤”機制,加大批而未供土地處置力度,提高土地使用效益。深化工程建設審批制度改革。完善不動產登記服務運行機制。推行工業用地“標準地”改革。
5.深化國資國企改革。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。開展國有企業經理層成員任期制、契約化管理,實施職業經理人制度和經理層任期制改革,完善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。
6.實施創新驅動發展。深入推進秦創原(渭南)創新驅動平臺建設。打造專業化技術轉移人才隊伍。深入實施“龍門計劃”,推動科技企業在陜西股權交易中心秦創原專區掛牌展示。
7.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。落實“四水四定”要求,實施深度節水控水行動。推進實施屋頂分布式光伏整縣推進、農光互補光伏項目,建成20兆瓦分散式風電場,打造新能源生產基地。推行“三線一單”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。落實河湖長制,推進黃河流域“清廢行動”和入河排污口整治。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。健全秦嶺生態保護長效機制,突出“五亂”整治,加快“綠色礦山”建設,當好秦嶺生態衛士。
三、深化農業農村改革,加快鄉村振興戰略步伐
8.全面推進鄉村振興??v深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。鞏固拓展脫貧成果,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。持續抓好現代特色農業,深入推進3+X特色現代農業工程,促進農村創新創業和新業態發展。加快建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監督和決策運行機制,推動集體經濟“空殼村”清零。實施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。
9.全面推進鄉村建設。接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,持續推進廁所革命。統籌城鎮和村莊布局,完成試點村莊規劃編制工作。多方聯動、系統集成,打造潼關縣秦王寨“全國鄉村振興”示范村。持續鞏固秦東鎮“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鎮”建設,打造一批省市級示范村。創新“鄉賢+”模式,提升鄉村治理水平。
四、深化民主法制領域改革,積極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
10.加強民主政治制度建設。出臺《潼關縣各鎮(街)人大工作考核辦法(試行)》。實施提案審查工作改革,修訂提案審查工作細則。制定《潼關縣行政機關行政應訴工作規則》,提高行政機關依法行政水平。加強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,建立國防動員改革機制。
五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,全面激發創新創造活力
11.實施文旅融合體制改革。啟動全域旅游創建,實施“交旅”融合項目,培育一批重點文旅項目和精品旅游路線。開展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改革。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發展,實施文化惠民工程,滿足群眾文化需求。完善文物保護利用體制機制,統籌推進革命文物保護利用。全面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。大力發展文化產業,推動各類文化市場主體發展壯大,制定出臺規上文化產業扶持獎勵辦法。加強鄉風文明建設,推動村(社區)“一約四會”全覆蓋。
六、深化社會民生體制改革,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
12.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。持續深化“三名+”工作,創建2所市級“名校+”教育聯合體,1個市級“名師+”研修共同體。探索公辦學校用人新機制,持續推進教師“縣管校聘”管理體制改革。
13.深化衛生健康領域改革。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,提升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服務能力。實施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,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。持續開展0-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改革。加快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改革,推動公立醫院在發展方式、管理模式、投入方向上轉型提升。健全公共衛生重大風險研判、評估、決策、防控協同機制。持續推進公共衛生項目建設三年行動。深入推進全市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。推進健康縣城建設。
14.深化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改革。落實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各項工作任務,構建權責明晰、高效聯動、上下貫通、運轉靈活的社會治理新體系。完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,社區日間照料機構覆蓋率達到90%以上。健全社會救助體系,提升困難群體生活保障水平。健全殘疾人幫扶制度。實施4個農村互助幸福院改造提升。開展食品包裝標簽增加食用期限標準改革。深入推進食品安全抽檢你點我檢改革。
七、深化司法體制改革,努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
15.完善司法體制配套制度改革。深入推進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工作體系和能力建設,著力防范化解政治安全風險和社會治安風險。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,構建權、責、利、效相統一的司法權力運行機制。深化派出所警務機制改革,推行派出所“一室兩隊”和“崗位制”。全力打造高標準“智慧法制”管理平臺,探索“大數據+執法”模式。探索社區矯正巡回檢察改革。貫徹落實《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》,探索建立生態檢察專門機構,創新建立專門基金集中管理和規范使用工作機制,健全行政執法、司法打擊、檢察監督、生態修復等相互銜接機制,助推社會治理體系和能力提升。設立秦嶺黃河生態保護法庭,切實保障潼關生態環境。
八、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,持續提升黨組織執政能力
16.深入推進黨的組織制度改革。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,實施“人才興縣”戰略,制定出臺《潼關縣人才強縣戰略實施意見》。推進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建設,完善干部政治素質考察相關辦法。聚焦干部能力大提升,開展立足本職提能力工作。健全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常態化工作機制。建立完善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相關制度。健全黨員教育管理機制,抓實抓細各領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。創新城市基層治理機制,提升城市基層治理能力。
九、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,持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
17.強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。加強對“一把手”和領導班子監督工作,細化制度機制、夯實監督責任、破解監督難題。加強紀律監督、監察監督、派駐監督、巡察監督統籌銜接,切實提高監督治理效能。持續深化政治巡察,制定十八屆縣委巡察規劃和年度計劃,推進巡視巡察上下聯動,加強巡察整改和成果運用。完善民生領域損害群眾利益問題治理機制,深化拓展村級“述責述廉”,不斷推動監督下沉、監督落地,提升基層治理效能。深化“四種形態”運用機制,落實紀委監委分管領導與留置對象首場談話制度,推動思想政治工作、紀法教育等貫穿案件查辦全過程。推動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,持續深化廉政文化“一軸四點”工程,抓好“廉潔文化示范村(社區)”的升級提檔,積極開展廉潔文化示范單位創建活動。
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負責對2022年工作要點落實的統籌協調;縣級領導對領銜推動的重大改革,要做到改革方案親自把關、關鍵環節親自協調、落實情況親自督察,示范帶動各級主要負責同志親力親為抓改革;各專項組要加強對本領域改革的研究,注重相關改革協同配套,加大對重點難點問題的協調力度;各項改革的牽頭單位要切實負起牽頭責任,配合單位要樹立“一盤棋”思想、主動加強協同配合,齊心協力推動各項任務落地見效;縣委改革辦要會同專項組,加強對各項任務的跟蹤督辦、督察落實,定期通報改革進展情況,及時協調解決推進落實中的具體問題,加強對基層探索的工作指導、經驗總結、復制推廣,特別是對重大改革,要加強與牽頭單位的溝通聯絡、協調聯動,確保取得實質性突破,尤其是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情況和重大問題,要及時向縣委深改委報告。